《深圳科普课堂》:202305跳水运动员的水花消失术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跳水运动员的水花消失术

  背景音:(电视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比赛新闻报道)

  主持人(女):“基本没有水花,真的事太棒了,果然是满分,这个难度系数跳出满分,又再次刷新历史成绩”

  小美:哇,满分啊,水花消失了,太厉害了!

  大卫:确实有两把刷子,想当年我练跳水的时候啊,就比她差一点点!

  小美:得了吧,还想当年!人家这跳下去,像根针插入水里,一点水花都没见,绝了!

  老刘:是啊是啊,这么高的地方往水里跳,怎么做到没有水花的呢?

  大卫:只能说中国跳水队就是牛!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入水的速度越快,溅起的水花越高;运动员身体体积大小,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与水花大小是成正比的!你说他们是怎么做到减少与水面接触面积,从高跳台落下,实现水花最小化!

  高主任:这和跳水的姿势有直接关联。首先,固体与液体碰撞问题,涉及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当楔形物体入水时,由于不可压缩,接触的水体会向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即楔形物体与水接触的斜面方向,受到撞击的水体会跃出水面,出现水花。而方形物体与水面碰撞时,受到撞击的水体主要进行横向运动 ,在四周的水压力下,无法跃出水面。

  大卫:你看,入水时,运动员会一只手手掌放平,另一只手抓住手背,这样能保持身体稳定的同时,减少身体与水接触的面积;因此,平掌入水溅起的水花要远小于双手合十入水的水花。

  王姐:啊,原来是这样啊!除了手掌动作,那其他的身体部位要怎么配合呢?

  高主任:由于跳水重力是身体体重的3-5倍,所以一个合格的压水花动作,跳水时双腿一定要夹紧,在入水的过程中,躯干要绷紧绷直,身上每一块肌肉都要发力,如果没绷紧,入水时所受到的冲击,会推动身体部位发生偏离,产生较大的水花;

  大卫:没错,即使在空中旋转跳跃,闭着眼做了N个高难度翻转,也要找准时机,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及时刹住旋转,收紧臀部,绷直双腿,让身体跟水面呈90度角;而且入水时,手臂需要夹紧头部并靠近耳朵,手臂必须要在正中间,靠前或靠后入水。总之一句话:就是技术!

  小美:听你这么一说、感觉你好像还真的有练过啊,运动员真的太难了,这得练多少次才能做到啊

  高主任:是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运动员的成功都绝非易事,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长期的艰苦训练!

  大卫:是啊,需要付出太多的汗水、泪水、努力和坚持。为他们祝福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