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普课堂》:202303生活中的各种二维码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生活中的各种二维码

  老刘:大卫,你帮我在网上买的水龙头收到了,谢谢啊。来,扫一下你的码、把钱付给你!

  大卫:好嘞~!“滴”(手机扫二维码声效)客气啥,小事一桩。

  老刘:现在这个扫二维码支付真太方便!以前去买菜得拿现金,还得备些零碎钱,不然有时摊贩找不开;现在手机一滴就能给钱,真是神奇!

  王姐:是啊,我现在出门都不用带现金;坐地铁公交,餐厅吃饭都能扫码支付,又快又方便!

  老刘: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个小小的码就能干这么多事,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啊?

  高主任:这二维码的前身其实是一维码,就是现在在商品上看到的条形码;它只能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编码,各种组合的数量有限,信息容量小,并且只能用实体扫描枪进行物理扫描,所以在条形码基础上就产生了二维码。它拥有全新的信息储存、识别和传递技术;

  王姐:那这些二维码是怎么实现功能的呢?

  大卫:通过二进制啊!我们的计算机是使用二进制算法;在计算机世界里,所有字母和汉字都可以通过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白色方格代表“0”,黑色方格代表“1”,当它们拼凑在一起就变成一个自由组合图形;按特定规律,把这些白色与黑色方格进行排列,就得到二维码!

  高主任:二维码实质上就是把信息(数据)转成二进制码,再把二进制码填充到二维码这个大方块中!别看只是一个小小黑白图片,蕴含着众多文字和数字信息。一个二维码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还能将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存储。

  大卫:而这些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录入,就可以让手机计算机识别了!

  王姐:就是说每一次扫描的二维码都是不一样的啊,

  老刘:啊?!~那这得需要多少个二维码啊?

  高主任:确实,据统计全球每天就要消耗掉100亿个二维码,每年就消耗3万亿多!

  王姐:哎哟,那这样下去,二维码会不会被我们用完啊?

  大卫:这个嘛~确实有用完的一天,如果非要给它一个时间。那大概要!一~万~年吧!哈哈哈

  老刘:哈哈,那就好

  小美:其实不用担心,按现在使用的体量,这二维码在可预见范围内是用不完的!反而特别要注意的是怎么防范二维码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主任:是的,目前缺乏二维码的安全检测技术,让它其成为金融诈骗新手段!所以大家在日常扫二维码时,要确认来源,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购物支付时注意保护支付条码,防止被不法分子盗刷。要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正确安全使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