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普课堂》:202105手机软件挖的“坑”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手机软件挖的“坑”

  背景音:(欢快的音乐打底)

  老刘:嗯嗯,气死了(拍打手机)!

  王姐:老刘,这是怎么啦,一脸不高兴,可再在生气也别拿手机撒火啊!

  老刘:气死了,我这手机刚买没多久,就卡的不行了,比乌龟还慢!

  大卫:手机中毒了吧,是不是,你上什么不该上的网站啊?

  老刘:你可别乱说哦,那有上什么网站,平时就是看看新闻、看看小说哦!

  大卫:哦,怪不的了,你手机里啊,光清理软件的APP,就有4个! 正宇你帮他看看。

  老刘:哦,想起来了,是我在看一个小说的时候,老收到什么“内存不足”“病毒文件”“垃圾清理”的提醒,我就下载了一个“内存优化大师”,刚下载又蹦出“清理手机缓存”的提醒,点一下又安装了“超强清理大师”,感觉就是连环套哦。一下子就装了4个。烦得很!

  正宇:是的,这类手机清理软件是通过高频读取手机信息并不断上传,使CPU高负荷运行,导致手机卡顿,从而达到让用户不断点击下载APP的目的,形成恶性循环。表面上是在清理手机垃圾,实际上却在后台大量窃取用户信息。

  王姐:哦,原来是这4个APP在作怪啊。

  正宇:嗯,是的。一旦这类APP长期在手机中驻扎,就会不断在后台发送用户数据信息,对人们尤其是老人进行用户精准画像,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于是,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这类人群的手机上。更严重的,平台可能会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打包卖给不法分子,从事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老刘:难怪最近老收到些贷款借钱的广告!

  大卫:老刘啊,你恭喜你成功被骗子锁定为有钱人哈

  王姐:哎,这样搞法防不胜防,难道就没人管管啊?

  正宇:不用担心,近年来,APP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工信部已连续两年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正在不断完善中。国家网信办目前正在加紧制定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老刘:那就好那就好,不然以后谁还敢安心用手机哦!

  王姐:是啊是啊~

  (结尾音乐)

  (片尾):《科普课堂》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粤之声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