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普课堂》:202107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背景音:

  老刘:高主任,你这着急忙慌的是赶着去哪呀?(匆忙脚步声)

  高主任:我赶着去幼儿园接小孙子。

  老刘:恩?这还早着吧,没到幼儿园放学的时间啊!

  高主任:唉,刚幼儿园打电话来通知,说我小孙子班上有个小朋友发高烧,怀疑是手足口病,送去医院确诊了,说这个病啊很容易传染,要全部消毒,让家长把孩子接走。

  王姐:哎,现正是这个手足口病的高发季,我们小区里有好几家的小孩中招,正在居家隔离呢!

  老刘:这病怎么像新冠病毒那样又是传染又要隔离的啊?是啥子病嘛,周医生?

  周医生:哦,这个病啊是由多种肠道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及以下的儿童。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密切接触是这个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的,传染性极强。

  王姐:哪怎样知道有没有被传染啊,有什么症状吗?

  周医生: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慢慢变为溃疡。孩子的手、脚或其他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一样的疹子。少数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高主任:什么?!还会死人的呀,那可怎么办啊?

  周医生:不用这么紧张,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不用特意治疗,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但如果孩子体温高于 39℃,退热效果不佳,出现嗜睡、呕吐、头痛,呼吸增快、肢体抖动等表现,就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王姐:哎呀,话虽如此,但是如何预防,不要被感染才是关键啊?

  周医生:王姐说得没错。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和周围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房间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高发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高主任:那要真的得病了,家长该怎么做呢?

  周医生:在家隔离,护理很重要,饮食清淡为宜;勤测体温。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保持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抓破皮疹

  高主任:恩,明白了,不说了,我得赶紧去把宝贝孙接回家。

  老刘:高主任,你慢点走啊,小心碰着啊。

  (结尾音乐)

  (片尾):《科普课堂》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粤之声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