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普课堂》:202120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背景音:(根据剧情内容配乐)

  小美:出了,出舱了!正宇:成功了!大卫:漂亮!

  高主任:都在看直播啊!真的了不起啊,这可是隔了十二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

  正宇:是不容易啊;太空环境恶劣,航天员出舱活动要面临失重、低气压和气温不稳定以及强辐射等诸多挑战!

  大卫:据说这次出舱,是要完成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还要检验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好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重要基础;

  晶晶:咦,他们穿的这蓝色衣服看着像只蓝精灵哦!

  正宇:这舱外航天服有内外两层,内层这套贴身的蓝色衣服叫液冷服,是帮助人体散热的,包含有一套“液冷系统”,通过冷液循环带走人身上多余的热量;只要提供能源,可以一直保持恒温20°

  小美:哇,就是说穿着它无论是有多冷或多热,身上永远保持着20°吗?

  正宇:是的!很黑科技吧!这外层的航天服,技术含量也一点不少。它是由多种纤维复合织物制成,其中包括高等级防弹背心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穿透、耐磨损、耐高温、耐燃烧、耐腐蚀、耐辐射。简直就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高主任: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二代舱外航天服,重130公斤,安全可靠性更高,支持舱外活动长达八小时,使用寿命更长,它就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载人航天器! 

  小美:为什么他们要挤在这小空间里等着出舱啊?

  正宇:这小空间叫“节点舱”,也叫“气闸舱”;航天员要离开空间站,必须采用一套复杂的流程,避免生活科研为主的生活舱与太空直接接触,所以就有气闸舱的诞生。它能最大程度避免空间站宝贵空气的泄露;宇航员如果从外面带了什么有害物质或病菌,也可以在这解决,避免带进生活舱;其实也是一道保障空间站安全的检验措施。

  高主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完全掌握了“气闸舱”的设计制造方法。

  大卫:我只对这液冷服感兴趣!

  正宇:不好意思,就算你家有矿,也是买不到的!

  大卫:等着,总有一天我会穿上天去遨游太空的!

  小美:好,我们等着;众人:哈哈哈

  (结尾:根据剧情内容配乐)

  (片尾):《科普课堂》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粤之声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