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背景音:(根据剧情内容配乐)
大卫:(接听电话中)谢谢谢谢啊,不买不买!不要再打来啦!
小美:你这么急着挂电话,啥东西不买啊?
大卫:哎,最近老收到这些推销买理财的电话啊短信啊,都说的天花乱坠,什么一投资就能赚大钱,当我傻啊?我才不买!
王姐:何止电话,我最近在微信上,网上也收到很多这类的金融广告信息,说的可好了,只要买了就能赚到;本来还真想试试看,打算买一点的,可这真真假假也搞不清,不知道那些广告能相信,哪些正规,就怕被误导了!
陈总: 广告嘛,就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起到宣传产品的作用;要辨别这些金融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可以从辨别这类广告的基本特征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可辨别金融广告主在投放广告前,是否取得了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这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是保持一致的。
小美:嗯,没错,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金融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就看要它有没有显著标明了“广告”两个字;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比如像标明“投资有风险”这样的字眼。
陈总:还有就是:我们要看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违规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有没有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
大卫:所以说像那些吹嘘什么一本万利,以小博大、保本无亏损的一定是虚假广告啦!
小美:嗯!还有啊,还要看广告是否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王姐:嗯,所以像那些打着什么金融专家,某国际基金协会会长推荐的广告,肯定也是假的啦!
陈总:对的!最后,就是看看广告是否有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
小美:总之如果真的想投资或购买理财产品,还是要到正规的银行、金融机构,保险点!
王姐:嗯!记住了:小心使得万年船,大小便宜都莫贪!
(结尾:根据剧情内容配乐)以上内容由深圳市建设银行提供
(片尾):《科普课堂》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粤之声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