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普课堂》202215高温天气下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

  《科普课堂》:高温天气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背景音:根据剧情内容配乐

  知了虫鸣声……

  王姐:老刘啊,这大太阳底下干活,怎么不戴个帽子啊?

  老刘:哎呀我这老皮老脸怕什么,就当晒晒太阳接收下紫外线啦!

  高主任:老刘,你这么想不对哦!现在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深圳已进入 “烧烤”模式,应该特别注意防暑和防晒!高温天气对我们身体影响很大的!

  周医生:高老说的对!高温天气下随着身体变热,血管会扩张,导致低血压,心脏会更加努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它可以导致脚肿或起痱子等轻微症状;同时,出汗还会导致体液和盐分流失,从而打破它们之间的平衡,这一点很重要。再加上血压降低,就会引起热衰竭。如果血压过低,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王姐:听到没,很危险啊!这热衰竭有些什么症状?要怎么做才能散热降温保护身体呢?

  周医生:症状包括:头晕、恶心、昏厥、意识模糊、肌肉痉挛、大量出汗、疲倦等!要注意多喝水和摄取含水量高的食物,出外要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和遮阳帽或打遮阳伞;太热的时候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外出和运动;还有就是通过吹风冲凉来降低体温!

  老刘:要真得了热衰竭,咋办啊?

  周医生:第一间将热衰竭者转移到凉快地方;让他躺下,并稍微抬高双脚;多给他喝水;给皮肤降温,往身上喷水或用湿毛巾海绵擦拭身体;开空调、风扇或扇扇子;也可以在他们腋窝或脖子处放冷敷袋!在30分钟内冷却下来,那问题不会很严重;但如果30分钟内没有好转,就可能是中暑,要立即送去医院治疗!

  高主任:像我们这些老年人是不是风险会更大?

  周医生:是的,老年人或有长期病症的人,如心脏病患者风险较高。他们可能无法应对高温给身体造成的压力!还有糖尿病会让糖尿病患者身体更快失去水分,一些并发症会改变血管状况和出汗能力!

  王姐:儿童和行动不便者也更脆弱。患有像失智症这样的大脑疾病的人也可能会对热浪一无所知,或是无能为力;

  高主任:据说有些药物也会增加风险?

  周医生:是的,像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危险。一些治疗癫痫和帕金森症的药物会阻止身体出汗,使身体更难降温冷却。但人是要正常服药的,所以要尽量保持凉爽和保证体内水分充足情况下。

  王姐:据说这高温天气还会持续,所以大家真的要做好防暑降温,保护好自己!

  (结尾根据剧情内容配乐)

  (片尾):本栏目由深圳市科协独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