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课堂》:减震抗震的建筑科技
新闻播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无论哪种险情,消防员的肩膀都可以是你的避风港。
老刘:哎呀,太好了,人终于救出来了啊。这几天看家乡的新闻,都是着急得很哦。
小美:是啊,震后救援真的要争分夺秒。每次看到地震的消息都好揪心,要是能发明不会坍塌的房屋那该多好!
大卫:地震确实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了,它造成人员伤亡超过了其他所有自然灾害的总和。
高主任:抗震减震是人类一直在解决的难题。在地震不能预报的前提下,抗震和减震技术是防震减灾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而减隔震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是目前最有效的抗震技术。
大卫:减隔震技术主要在建筑物基础或某个区域设置隔震设备,造成隔震层,使墙体更加柔软,伴随着震动持续摇晃,但又不会坍塌。
小美:这听起来,有点像咱们平时说的以柔克刚!
大卫:隔震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把建筑和地面用柔软层隔离开,地震时柔软层变形,从而保护建筑地震安全的技术。
老刘:这听起来,就像收快递一样的嘛,里面放很多的泡沫塑料隔开,随便怎么摔,里面的瓶瓶罐罐还好得很。
高主任:老刘说得还挺形象的,不过现实中真要运用起来,可没那么简单了。比较典型的隔震建筑包括被称为“楼坚强”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北京大兴机场项目、云南昆明机场项目。
大卫:减震技术通俗地说是在建筑中设置消能器,地震时消能器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的20%~30%。
高主任:还有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措施的工程:如北京的盈泰中心、天津国贸中心等高层结构,当然,还有咱们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 航站楼、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和各类中小学校医院等建筑。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大卫:采用隔震、减震等新型的抗震加固新技术和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新理念,能够保证重要建筑“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安全要求。
小美:这样看来减隔震技术不但降低了地震风险,还更大程度的减少了灾害损失!
老刘:这些减隔震技术已在重要建筑设计中都运用起来啦,希望以后其他建筑也用上。
旁白: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地震作用,提升工程抗震能力,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震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认识和运用减隔震技术对提升工程抗震水平、推动建筑抗震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