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小行星“深圳星”发现50周年纪念日,深圳科学技术馆联合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市天文台,以下简称“深圳市天文台”),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旨在激发公众的科学热情,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同时展示深圳在天文研究领域的成就。
“深圳星”于1975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于1991年正式以深圳命名。这颗小行星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程,也成为深圳创新精神的象征。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深圳科学技术馆精心策划了研讨会、主题讲座、科普展览、天文观测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活动在深圳科学馆举办了专题研讨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市天文学会、南头中学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深圳星”的发现历程及其对深圳发展的深远意义。
研讨会上,市科协驻会副主席石兴中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深圳星”的命名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深圳的厚爱,更是对深圳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市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创新,为包含天文科普的各类科普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与会代表们纷纷发言,分享了“深圳星”带来的科学启示和深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活动举办了微型科普展览,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深圳星的发现与命名、小行星的观测与研究、预警与利用,普及小行星的知识,展示深圳天文领域的成就。展览还将在校园、社区等地巡展,触达更多观众。
活动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多位天文专家走进深圳科学馆及多所中小学,为学生们带来《超美的星空》《星座的奥秘》《“深圳星”的发现与命名》等精彩讲座。讲座中,专家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复杂的天文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内容,激发了学生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不仅学到了天文知识,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深圳的创新精神。
今年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市天文台还将依据天文观测条件,适时举办多场天文观测活动。充分发挥科技馆(光明)、深圳市天文台专业设备的公众教育价值,在专业天文工作者的指导下,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行星、恒星和星团,亲身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本次“深圳星”发现50周年系列科普活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深圳星”和深圳天文成就的平台,更通过科普讲座、展览展示、天文观测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公众的科学探索热情,弘扬了深圳的创新精神。
深圳科学技术馆将在市科协的指导下,以展览教育活动为载体,结合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技知识和文化体验,助力深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