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深圳“最美科技工作者”发表感言,听听他们怎么说……

  1.jpg

  在5月30日举行的2023年深圳“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上,10名获得者结合各自科技领域,纷纷发表感言。以下为感言内容:

  1.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黄惠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需要严谨精确,也在激发我们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视觉图形的背后还有数字之美,这使我对计算机图形学深深着迷。一份热情,也需要可以支撑它的土壤,才能不断创造成绩。我一直觉得,中国的科研人员,能回归祖国的怀抱、能在理想的平台尽其所长,这真是再完美不过的事情。在深圳,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无比尊重和爱惜,持续为我们提供广泛的合作机会,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中能不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干实事、做大事,这里是让人心生挚爱的舞台。未来,我将和深圳这片活力热土上的人们一样,融入创新发展的浪潮中,敢想敢拼、讲求实干,和我的团队一起,努力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成果,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不断推动基础研究和创新转化,让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走向国际前沿!

  2.深圳市北科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轶

  

  人工智能这几年非常火爆,这在我刚来深圳创业时,是很难想象的。我2014年创立公司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语音识别,行业风口还没有到来。我们得沉下心,做基础性工作,锤炼好自己的本领。

  智能语音这个赛道,切口很小,正是因为“小”,更能让我们专注于把技术做深、做精,并进一步去满足更大范围内的各种应用需求。目前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有一“大”一“小”两个难题,大难题是指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小难题是指芯片级神经网络模型。为了克服这两个难题,我们持续开展攻关,突破一个个技术瓶颈,最终实现让一句话从说出口、到转化为文字,再到实现人机交互,把整条流程的所有技术都跑通了,最后把这一整套技术装进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芯片上,让这项技术完全自主可控。而如果你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如果你是个喜欢讲网络词汇的90后、00后,这项技术也都考虑到了。因为,我们是在深圳,每天都会听见天南海北的口音,遇到各种时髦新鲜的词汇。而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智能语音音频领域,用科技创新赋能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在人工智能的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3.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量子极限传感方向负责人、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所长刘骏秋

  

  科学家的本质,是一份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职业。我跟我的学生说,做科研这一行,你需要更专注、更耐心、更有定力,要真正热爱这份职业,才会有勇敢担当的品质,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在我看来,科研工作就像盖楼房,科技工作者就是建筑工人。如今,大到国家、小到城市,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都在不断加强,这将鼓励我们科技工作者去建设更高的楼。我希望,未来这些科技的高楼,不仅能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还能在一些前沿领域去卡西方的“脖子”,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自立自强。

  我从瑞士博士毕业回国,选择在深圳开展量子信息和光芯片领域的技术研究。我从内心欣赏深圳的活力、开放、包容、公平,还有深圳人敢闯敢拼的信念。这种氛围,激发着我们科技工作者去创造无限可能。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有句名言:“ I am not what happened to me, I am what I choose to become.”这句话说的是,不是经历造就了我,而是我选择成为了我。人生最关键就是选择和执行,我认为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所以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深圳:Shenzhen is not what happen to Shenzhen,Shenzhen is what Shenzhen choose to become. 深圳之所以成为深圳,靠的是深圳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天降的幸运和等来的福利。心中有信念,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把梦想实现!

  4.深圳大学教授 深圳万物传感科技首席科学家张晗

  

  10年前回国时,我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在科研上不断创新、在人才培养上不断突破,要为国家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回过头来看,这可不是一个小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非常庆幸自己回国踏出的第一步,就选择落在深圳。这座城市的鼓励创新的气质、还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对科研工作的支持与激励,让我们感到特别有动力、也特别敢于去不断试错、加速奔跑,才能在一段并不漫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我始终认为,最好的科研往往源于生活,最好的学术往往服务于生活。科研的价值,最终还是得依靠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比如,像黑磷这种新型材料,全世界的研究都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专利技术或商业市场性壁垒,中国和国外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我们来说,不可谓不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未来,我和团队希望通过努力,在基础研究和技术专利、产业化方面加快取得突破,不断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壁垒,打造更多的全产业链原创性应用,推动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繁荣发展,助力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5.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 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科教部 副主任(主持工作)李镒冲

  

  客观地说,科研工作者的外形大多数时候都称不上美丽。比如我院的科研团队,不论临床研究、学科建设、心血管病预防,还是药械研发,工作千头万绪、难关各式各样,加班熬夜是常态,忙起来经常不修边幅。医疗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我想很难有人可以一直保持“靓丽”的外表。可是,只要你坚守初心,攻坚克难,总会在科研过程中取得突破。面对这样的闪光时刻,你会兴奋不已,开始相信过去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这种价值反馈所带来的快乐,不是普通的快乐,它会持续很久,而且可以帮助你建立更坚定的信念,即使在面临各种艰难困阻的时候,仍充满期望,矢志不渝,攻克一个难关再一个难关,一路闯到底。这与深圳“闯”的精神是相似的,在这座城市追逐梦想的人中,遭遇了挫折仍能坚持下来的那些人,大多都获得了相应的价值回馈,这绝不仅仅是金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推进社会发展的更大的价值。

  深圳有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们阜外深圳医院就是其中之一。在这样的高点起步,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未来,我和团队将继续投身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和诊疗的科技创新,不负深圳厚望,让医学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医疗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做出更多贡献。

  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

  

  我1985年从医,1991年到深圳,一路参与和见证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记得20多年前,我在香港学习交流的时候,有个同行说:“你们深圳什么都好,就是临床研究体系没有建立”,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也促使我在后来的医疗管理工作中,一直卯着劲儿去填补深圳临床研究的空白。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没有一家医院能和那些“百年老店”去PK,这决定了深圳的医疗必须要突破创新,才能弯道超车,去服务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这几年,我们北大深圳医院围绕临床研究和智慧医院的“两翼”、聚焦医疗这个主体,在“一体两翼”的战略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许多人很难想象,我们医院有全世界最高密度、性能最好的显卡,打造了国内医院中整体算力最高的超算中心;一家深圳的医院,在全国首先成立了院内的智慧医院专门研究机构,就是为了全方位推动智慧医院的科研和转化。这样的弯道超车,归根结底是来自我们主动适应环境、响应变化,这也体现出深圳独一无二的创新基因。我是一名医生,也是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者和医疗管理者,不同的角色决定我需要承担相应的使命和责任;“最美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角色,它将激励我从“美”的角度出发,去创造更美的价值,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

  7.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长聘教授李宝华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有幸考上了大学、读了博士。来到深圳后,这里兼容并包的氛围,更是让我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 的感觉。感谢深圳给了我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服务科技工作者、实现梦想的机会。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不光得有激情,还要沉得住气。技术成果不够扎实,就不要轻易说可以产业化。所以我常跟学生说,要有“结硬寨、打呆仗”的精神。“结硬寨”,就是构筑坚硬的堡垒,首先要把科研的基础打扎实;“打呆仗”,就是要稳扎稳打,做研究要务实、要坚持,不能追求短平快。这是中国传统兵家的思想,用在科研领域,会让我们厚积薄发,甚至弯道超车。

  如今,在新能源特别是电化学储能领域,中国的技术和应用,可以说已经跑到了世界的最前端。现在非常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必须加快推进“标准化”的建设,争夺更大的全球话语权。幸运的是,我们在深圳,深圳不怕你有想法,就怕没有想法。只要敢于想象,深圳总是会给你实现想象的渠道,无论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是标准建设。我希望,我们深圳的科技工作者们,要一起敢想、敢闯、敢试、敢拼,敢为天下先!

  8.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少标

  

  守护城市安全,要有大付出,更有大意义。1993年,我在原市劳动局从事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年要调查处理200多起事故,惨烈的场景、严重的损失,震撼了我,也激发了我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减少伤亡事故,成为我矢志不渝的追求。因为城市安全要防控小概率事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同时“安全第一”还没有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和行动,所以,城市安全工作更需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因为救人生命、减少损失意义非凡,所以我热爱并坚守城市安全事业三十年。

  我时常思考,如何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因此,我和团队牵头建设国家级科创平台,推动部市共建成立国家城安院,筹建验收华南唯一的应急部重点实验室,推动全市域数字孪生CIM地下空间平台建设,实现“看得见的地下空间、守得住的城市安全”。我时常思考,如何保障每位市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应急救助?因此,我和团队探索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社会化公益急救体系,创新研发全国首个“黄金四分钟”应急救援平台,已成功救助83人。

  面向未来,我和我的团队将以全周期数字赋能城市安全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城市安全科技创新领域做好表率、勇当尖兵。

  9.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晓春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当前我国共有8亿城市化人口,每天出行量约15亿人次。我们深圳2000万人口,每天出行量有4460多万人次。交通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日常出行;交通又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如何让深圳这座世界级超大城市交通系统安全、有序、高效运转,是我们交通人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在一线从事交通基础研究、智能交通及大数据研究工作近30年,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创新,从理论突破到实践应用,持续推动城市交通创新发展,基于数字孪生,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交通体系。未来,我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和交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开展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交通运输网、设施网、信息网、能源网等“四网融合”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融合发展,助力深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我将为此持续奋斗。

  10.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讲席教授,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院长陈晓非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8个字,是我们南科大地空学系的创系精神,也是我的一份理念和期望。从美国到中国,从北方到南方,我选择了深圳。这几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确配得上“改革开放前沿”这个标签,因为深圳是一个特别开放包容,特别崇尚创新、也特别尊重人才的城市。这座城市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敢于突破的改革开放精神,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这些年来,我和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一起,也在南科大这个舞台上践行这些精神,我们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种从无到有的突破与实践,我认为,也是深圳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能够在这样的城市,这样全新体制的学校里,去专心致志开展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我感到非常幸运。同时,在这样的高起点出发,就更需要我们用高标准去自我驱动,以高水平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建设更高质量的、世界一流的学科和团队,以高水准的科研力量,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我将和团队一起,继续探究地球奥秘、服务国计民生,用知识和奋斗报效祖国。